在每個企業生產中,都離不開儀器的測量,對產品的質量,對產品的構造,對產品是否符合要求,都離不開儀器,那么儀器在使用過程中,所顯示出來的數值,是否準確呢?大家都不知道,儀器示值所產生的誤差是否允許的呢?可能都不知道,為了這些疑問,大家就要對儀器進行校準了,是否所有的儀器都要進行校準呢?不一定的,對生產的產品重要的,密不可分的就要進行校準。
儀器校準的定義是:在規定的條件下,對生產中用的測量儀器或系統進行測量所顯示的示值的一組操作,與標準器具所得的數值進行比對,是否符合規定的一種示值,主要是對標準數值與測量儀器數值的比對工作。






就學科而論,計量學又可分為:
(1)通用計量學——涉及計量的一切共性問題而不針對具體的被測量的計量學部分。例如,關于計量單位的一般知識(單位制的結構、計量單位的換算等)、測量誤差與數據處理、計量器具的基本特性等。
(2)應用計量學——涉及特定計量的計量學部分。通用計量學是泛指的,不針對具體的被測量;而應用計量學則是關于特定的具體量的計量,如長度計量、頻率計量等。
(3)技術計量學——涉及計量技術,包括工藝上的計量問題的計量學部分。例如,自動測量、在線測量等。
(4)理論計量學——涉及計量理論的計量學部分。例如,關于量和計量單位的理論、測量誤差理論等。
(5)品質計量學——涉及品質管理的計量學部分。例如,關于原料、材料、設備以及生產中用來檢查和保證有關品質要求的計量器具、計量方法、計量結果等。
(6)法制計量學——涉及法制管理的計量學部分。例如,為了保證公眾安全、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,根據法律、技術和行政管理的需要而對計量單位、計量器具、計量方法和計量準確度(或不確定度)以及專業人員的技能等所進行的強制管理。
(7)經濟計量學——涉及計量的經濟效益的計量學部分。這是近年來人們相當關注的一門邊緣學科,涉及面甚廣。例如,計量在社會生產體系中的經濟作用和地位,計量對科技發展、生產率的增長、產品品質的提高、物質資源的節約、國民經濟的管理、保健以及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等。

科學,承載著人類的文明,進步,薪火相傳,而“沒有測量就沒有科學”。我們的衣食住行,處處離不開科學的發展,衣服采用竹炭奈米科技;食用材料采用天然有機杜絕轉基因;百年而居的棲身之所,摩天高樓;出行的座駕,高鐵,飛機,游輪……更是彰顯了科技的無所不在,無所不能,但是這里離不開一個關鍵的點,測量。這里的測量甚至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范圍,而是精i確在小數點后數十位,這些都歸功于儀器計量。
